三亚通过开展“制度建设执行创新”三年行动 努力走出了一条具有三亚特色的制度集成创新之路

2023-04-26 09:41

来源:南海网 作者:生

  近年来,为打造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相适应的制度体系,三亚通过开展“制度建设执行创新”三年行动,刻深“制度超越”印记,激活制度创新潜能,推出了多项制度创新举措,努力走出了一条具有三亚特色的制度集成创新之路。

  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全省首创国际商事纠纷“三位一体”多元化解机制,极大便利外商、港澳台投资者纠纷解决。该案例获得第二届“海南省改革和制度创新奖”二等奖。

  全省率先探索建立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重大决策咨询论证专家库,进一步提高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水平。

  创设省级统一的类案裁判指引制度,有效解决自由贸易港制度体系构建过程中带来的法律适用和裁判难题。

  开放三亚

  实现自由贸易账户下外资股权投资便利化监管,为企业提供更高效灵活的跨境金融服务。

  探索海洋水产种质资源跨省协同、跨国引育新路径,破解海洋种质资源区域化、品牌化发展瓶颈。

  建立包容审慎监管机制,支持各类商事主体健康规范发展,加快形成公平、开放、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

  深度融合智力优势与技术优势,三亚成立院士联合会,汇聚164名院士,厚植智慧动能。

  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引育“陆海空工程”等12个重大人才工程以及柔性人才“汇智工程”,有力推动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

  创新三亚

  全国首创海域使用详细规划,合理配置三亚市海域资源,促进海洋产业协调发展。

  建立旅游服务标准化体系,首发冲浪、游艇、民宿、餐饮等行业高质量服务标准,海鲜餐饮行业监督管理办法全国领先,2022年第三批旅游标准化试点考评全省第一。

  “空地组网”推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满足人民群众享有安全、便捷、优质的航空消费服务需求。该项案例获得第二届“海南省改革和制度创新奖”三等奖。

  创新建立“政府+市场+协会”(三函一简报+两会一库+行业协会)旅文行业监管机制,持续改善旅游市场秩序。

  创新种植结构与管理机制,创建分类管理模式,推动分时轮作模式,提升土地使用效率,助力增产增收。

  以“农业+科技+博士村长”的发展模式开展引智工作,通过搭建载体等举措,引导智力资源向基层一线流动。

  绿色三亚

  全国首创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首度填补保税维修和再制造良品率和合格率的规范空白。

  全国首创整村联保生态直补的补偿方式,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

  全省率先开展创新生态补偿机制的探索,推进赤田水库上下游补偿工作,赤田水库工程被水利部认定为标准化管理工程。

  以海棠区、崖州湾科技城为试点,构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体系,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诚信三亚

  优化招标流程,强化招标条件审查,有效解决投资项目历史遗留问题。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制度,推动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三亚在2019年至2021年海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考核工作中连续三年获优秀等次。

  建立健全常态化联系民企、畅通民企意见反馈和案件申诉、涉案企业合规审查等机制,实现民营企业涉检诉求快速无缝对接。

  创新发布旅游文化市场诚信建设管理制度和工作实施细则,营造诚信经营良好环境。

  幸福三亚

  实行“一网统管,巡办分离”网格管理模式,有效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实行“区域医保总额预付+紧密型医联体”医改新模式,均衡配置医疗卫生资源。该案例作为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获国务院通报表扬。

  创新出台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布局“一区一名校”,推动全市教育均衡化发展。

  推行积分制、清单制管理模式,提升乡村治理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

  着力打造15分钟医疗服务圈,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让健康更“近”一步。

  清廉三亚

  建立责任领导与联系对象定点挂钩、企业首席服务专员等制度,构建“亲清型”政商关系,有效实现政企之间“交往有道”。

  以科技赋能打造“云监督”体系,不断规范权力运行,着力打造清廉园区建设标杆。

  以创建清廉单元建设为载体,推进清廉领域建设,切实为服务企业提供清明的政治生态环境。

  构建容错纠错、澄清正名、查处诬告陷害、回访教育、受处分干部重新使用“五位一体”工作机制,营造大胆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大力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服务行动,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推动形成实干笃行的工作作风。

  国际化服务能力逐渐提升

  推动“零关税”政策落地落实,截至2022年底,已获资质的24家企事业单位共减免税款总额超5000万元。

  推进“双15%”税收优惠政策落地,2022年减免鼓励类产业企业税额7.96亿元,减免高端紧缺人才税额7.21亿元。

  全国首创“南繁种业”知识产权特区,首创构建种业知识产权全方位保护体系,首创“育种材料存证与惠益分享”平台,首创设立农业植物新品种审查协作中心,首创植物新品种权被侵权损失保障专属险,促进育种科研高效创新、种业振兴战略高质量实施。

  设立海南第二涉外民商事法庭,对接国际标准,有力推动解决国际商事纠纷。

  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

  全国首创“植物检疫全国联巡联检、轮流值守、直派驻守”新模式,打造全流程、全方位、无死角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

  全省率先启动辖区涉客船舶和游艇船舶证书“多证合一”改革试点,进一步改善船舶企业的营商环境。

  全省率先建立涉海旅游“一船一码”互动式、参与式、体验式治理模式,为消费者“安心消费、便捷消费、满意消费”提供坚实的监管服务保障。

  崖州湾科技城推行“拿地即开工”和“智慧工地”监管改革,试点水电气报装“一站式”(综合窗口)、“两先行”(技术、安装)、“四个零”(零上门、零材料、零审批、零成本)改革创新,大幅提高审批效率。

  中央商务区构建“审查师+审批官+商代表”服务模式,推行工程建设项目“一建一码”数字化改革,实施工程建设领域“主题式”场景审批,申请材料缩减90%以上,审批时间缩减90%,审批环节缩减80%,跑动次数缩减100%。

  成立三亚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全省首宗“带建筑设计方案”落地,着力打造审批更少、流程更优、效率更高、服务更好的一流营商环境。

  构建“大招商”格局,

  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三亚市通过加快实施“一平台、两机制”(即招商信息管理平台、招商引资考核办法和招商引资管理办法)、启动投资促进“六大行动”、在全省率先成立RCEP(三亚)企业服务中心等系列新办法、新举措,面向全球搭建招商网络体系,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和营商环境,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明显进展。自2018年海南探索建设自贸港以来,三亚新增招商引资注册企业7000余家,实际利用外资年平均增长率达68.5%,中免太古里商业综合体、华润超级万象城、普华永道“未来空间”、宽窄巷子“海棠故事”、琼港经济合作三亚示范区、中国海南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众多知名企业如中化集团、紫金矿业等相继落户,共享自贸港发展新机遇。

  原标题:制度创新激发潜能 三亚走出独具特色的制度集成创新之路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