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大河上,矗立起大坝,成为鱼儿们眼中的“高山”,它们怎么才能顺利翻过?海南天角潭水利枢纽工程日前建成了一条2.8公里长的鱼道,专门为鱼儿洄游开辟的“鱼行道”。4月27日下午,海南日报记者实地探寻鱼儿翻过“高山”的“秘诀”。
“那是大坝,62米高,高度相当于17层楼。”记者和中国水电四局项目部副经理司续红,首先来到大坝底部区域,抬头望去,坝顶仿佛嵌入蓝天云端。
对洄游的鱼儿来说,这个大坝是个看似不可逾越的“高山”。司续红带着记者来到离大坝底部下游约500米处,他指着一个大约2米高的孔洞说:“这是‘鱼行道’的入口,鱼儿从这里开始就可以翻过‘大山’。”
通过无人机的俯瞰镜头,记者发现,整个“鱼行道”形似“盘山公路”,设置了众多的弯道,如同“九曲十八弯”。“鱼行道”每100米爬升1米,鱼儿可以顺利洄游。“这条‘鱼行道’已建成,全长2.8公里长,是目前海南水利工程中最长的生态鱼道。”海南省水利电力集团项目建管部经理王浪说。
看整体,再看细节。记者进入到约2米高的“鱼行道”内部——一个个标准池室连成鱼儿洄游通道,每个标准池室是个“小房子”,长宽高分别是2.2米、2米、2米。值得注意的是,“小房子”之间都有半封闭隔墙板,用以减缓水流速度,同时,还在底部设置了4个石墩。
“每隔19个池室设一个休息池,鱼儿游累了可以靠着石墩暂时停歇,我们也管石墩叫休息墩。”指着一个石墩,司续红告诉记者。
据了解,天角潭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海南省水网建设规划重点项目之一。该工程所处的北门江鱼类品种繁多,不乏花鳗鲡、海南石鲋等。为了保障鱼类洄游,维护生物多样性,该项目建设者在进行水利项目施工的同时兼顾生态保护,为河流的“原住民”们专门设计出了该“鱼行道”。
司续红说,下个月,天角潭水利枢纽工程将进行下闸蓄水。届时,鱼儿们可以通过这条“鱼行道”顺利翻过“高山”,在河流中自然迁徙洄游。
原标题:儋州天角潭水库建成海南水利工程最长生态鱼道 让洄游鱼儿顺利翻过“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