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 安全感日益增强

2023-04-27 16:14

来源:南海网 作者:生

图片

俯瞰昌江王下乡洪水村田园风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要解放思想,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破除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藩篱,让农村资源要素活化起来。近年来,昌江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坚持因地制宜,立足资源优势,深挖自身潜力,突出写好乡村建设、乡村发展、乡村治理“三篇文章”,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克服了一批机制性的梗阻问题,打通理顺了许多堵点难点,不断激发乡村振兴活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乡村全面振兴见实效,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增强。

图片

十月田镇香水菠萝

  01

  写好乡村建设文章 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产业兴旺,群众富裕,乡村才能振兴。乌烈镇是昌江农业大镇,2012年以来,昌江引进省外客商到乌烈镇承包农田发展种植业。许多当地妇女都能够熟练掌握播种、插秧、采摘等劳动技能,加上她们吃苦耐劳,格外受种植老板青睐。今年53岁的乌烈镇峨沟村妇女符光坤曾到海口、广州、深圳等地务工。10年前,为了方便照顾家人,符光坤就近就业,一开始,她在村子附近的西瓜种植基地务工,凭着勤劳肯干,得到种植老板的赞赏,也开启了符光坤的“女工头”之路。在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乌烈女工选择了就近打工,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我们早上一起骑着电动车到附近的种植基地打工,傍晚再回来。主要是离家近,有伴儿一起来回,也不耽误家里的活。一天下来能挣150元,一个月就有4000多元的收入贴补家用。”乌烈镇峨沟村的几名女工聊起了她们在家门口打工的故事。

  要实现家门口就业,更要实现村民家门口致富。为了让村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十月田镇好清村委会通过“党支部+龙头企业+党员+农户”的模式,因地制宜带动村民发展香水菠萝产业。2018年,好清村委会凭借香水菠萝成为农业农村部“一村一品”示范村,2019年全村脱贫,2021年、2022年连续获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称号。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好清村委会积极以党建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如今,走进好清村委会,映入眼帘的是干净宽敞的村道,不少村民房前屋后都种满了花卉,道路两旁连片的文化墙展现出浓厚的人文气息,呈现出一幅风景秀丽、生态宜居的美丽画卷。

  日前,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座谈会在海口召开,会议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也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等对三农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作为全省少数几位乡村振兴先进代表,昌江县乡村振兴局局长林克爱现场参加了座谈会。她激动地说:“见证了海南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效,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下一步,将认真落实座谈会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共产党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好了还要再好,不能止步’的殷切嘱托,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努力在促进脱贫群众增收、防止返贫监测帮扶、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等方面下真功、真下功,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作出昌江贡献。”

  近年来,昌江把培育产业作为村民致富的治本之策。同时,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创建53个美丽乡村,逐步构建起“乡村美、产业兴、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格局,让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成为美丽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图片

海尾镇沙渔塘村是《向往的生活》第六季拍摄地

  02

  写好乡村发展文章 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海南时强调“要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总书记的嘱托殷殷在耳。从巩固脱贫成果到推进乡村振兴,昌江奋力跑好产业“接力赛”,持续呵护山水、传承技艺、革新产业,探索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新路子——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王下乡地处海南霸王岭国家森林公园腹地,落后曾是其代名词。近年来,昌江高度重视、积极探索“两山”理论转化路径,将生态优势与少数民族文化特色深度融合,在王下乡发展黎花里文旅项目,打造“中国第一黎乡”,探索走出了政府资金“输血”引导、市场主体“造血”运营、村民集体“热血”参与的闭环开发道路。通过党建联建,引进科教机构来培训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利用橡胶林套种3000多亩价值较高的南药和草豆蔻,把500亩水稻田打造为“网红”旅游打卡点,让好生态变成好产品;积极引入市场主体,引导村集体以“土地入股”、以资金合作,建立“乡政府+村集体+企业+科研院所+村民”的联合发展模式,让企业牵头带动群众发展,推动全县最偏远、最落后的王下乡“拔穷根”“摘穷帽”,打造“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乡村振兴样板,让老百姓在青山绿水的环绕下笑开了颜。2018年王下乡被评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王下乡三派村的林爱花经营着自家的农家乐,她热情地说,“以前我儿子在外打工当厨师,收入也就是几千块钱,还常年不得回家。自从家乡发展起来以后,很多村民都吃上了旅游饭,我儿子也回来帮家里的忙,我们就利用政府补贴的资金和设施,在家门口开起了农家乐,一家人团聚,又有经济收入,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截至目前,王下乡带动当地群众开设民宿11家、农家乐10家,近百户群众开展特色农产品销售。2022年,王下乡共计为全乡4个行政村发放约154万元的集体经济分红,在全县范围内率先实现集体经济分红,提振了各村集体和群众对产业发展的信心,也激发王下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变。她们自编歌曲《唱支黎歌给党听》,感谢党和政府的恩情。

  从贫困乡镇到“中国第一黎乡”,王下乡的成功蝶变只是昌江“以绿为底,山水生金”的一个缩影。“昌江将持续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协同发展,继续做强做大特色产业,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昌江乡村振兴局局长林克爱说。

王下乡当地群众和游客互动

  03

  写好乡村治理文章 引领乡村善治新风尚

  乡村治理,一直是困扰昌江乡村振兴的一大难题。当前,各市县都在探索中推进乡村治理,昌江于2022年深入开展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创新推出“乡村履职清单+政府事务清单积分制”,着力解决村级干部负担重、村民参与村务积极性不高、农村陈规陋习等农村重点难点问题,摸索出一套解题的新办法。

  据介绍,“清单”就是把公共服务事项、乡村发展事务、党建引领发展、村民行为准则等进行清单量化。“积分制”即对村级事务和村规民约进行赋值量化。2022年5月,昌江在石碌镇山竹沟村、叉河镇红阳村开展试点示范,建立了量化考评体系,成为近年来海南省结合实际创新乡村治理模式的有效尝试。

  今年,昌江在全县范围内推广乡村治理“清单积分制”。以“清单”为基础,厘清了村干部责任清单,以“积分”为激励,调动干部群众做好村级事务的积极性,构建乡村治理发展新秩序,引领乡村善治新风尚。叉河镇红阳村以实施清单积分制作为核心工作平台,每周将村“两委”干部清单任务公示于党群服务中心,并照单自检自查,提高村级组织战斗力,将289户农户的300亩地整合,发展地瓜产业项目落地;6户农户自发将闲置的4亩宅基地出让给村委会建设村民活动广场。石碌镇山竹沟村党支部书记将村级工作全面细化为88条,按照人、事、物管理分类合并,细化的每项清单都由专人负责推动完成工作,避免了以往的管理冗余,大大减轻了村党支部书记管理压力。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上,昌江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全面推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坚持增强群众内生动力,转变以往产业发展简单托管入股分红合作模式,扶持40个村集体自主发展产业,打造“白石黑米”“乌烈羊”“好清菠萝”“王下草豆蔻”等一批特色农业产品;搭建就业驿站、创业孵化基地、帮扶车间等就业创业平台,通过务工奖补、产业奖补、思想教育等方式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帮助1.2万名脱贫群众实现就业创业。坚持强化乡村人才建设,突出一村一岗、80个农村(社区)全面覆盖配齐80名村务专员,平均年龄26岁,全部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村务专员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眼界宽、见识广、学识丰富的优势,有力推进产业发展、互联网直播带货、乡风文明、乡村建设等,更好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实践“两山”理念,把绿水青山作为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全景区打造、全时间规划,构建春夏秋冬全域全季旅游格局,引领乡村振兴“多点开花”;大力推进王下乡全国“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的创建,打造王下乡“乡村振兴样板”,带动王下乡从深度贫困到富美宜居的蝶变,走出了一条彰显山海黎乡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下一步,昌江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抓住“宜居”“宜业”“和美”三个重点,努力扮靓“面子”,夯实“里子”,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更大成效,探索具备产业战略高度和格局的“昌江模式”,为全省提供可参考可复制的“昌江样板”。

图片

  十月田镇才地村,村民正在进行积分换礼。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

推荐阅读